导读
调味酱有其独特的产品属性和使用场景,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并随着调味酱品类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在安徽市场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其参与企业均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且都在市场上取得相应的竞争优势。上海至汇营销机构对安徽市场走访中,对安徽5大城市调味酱品类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调研,并针对调味酱的市场表现进行了相应分析。本次调研主要以安徽合肥、安庆、芜湖、阜阳、蚌埠的五个地级市的家终端,主要调研的渠道有:1)卖场:沃尔玛、家乐福、世纪联华、永辉;2)超市:鑫华联、生鲜传奇、生鲜6+1;3)市区农贸市场。一、调味酱安徽市场产品结构态势及前景(一)调味酱安徽市场整体态势
1.安徽调味酱发展处于平稳发展阶段
1)以胡玉美为代表的调味酱,是安徽市场调味酱的核心品牌,以丹丹为代表的川味调味酱是安徽市场辅助品牌,并结合海天*豆酱和欣和葱伴侣、仲景香菇酱等品牌形成安徽市场核心参与代表,并携相应细分品类有条不紊的参与竞争。
2)随着消费升级和品牌品牌升级,以胡玉美、葱伴侣、仲景香菇酱为代表,在一定程度上,价位有逐步上升之势,且逐步各自占领了调味酱细分品类的核心价位带。2.调味酱在安徽市场的机会与潜在威胁并重:机会:目前参与竞争的调味酱品类细分依然很粗糙,虽然个别品牌有口味上和内容物上有些区隔,但未来依托细分品类以获得更大的市场边界依然有极大的可能性和市场空间。基于独特调味酱的全国化规模企业并没有出现,参与企业的可增长空间依然较大。威胁:全国调味料较大规模的企业在调味酱市场参与程度越来越多,使得传统基于调味酱的品类发展的企业在渠道和品牌上,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金钱参与竞争,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并逐步形成从优势品类的竞争到全调味酱品类竞争的局面。(二)调味酱安徽市场表现1.安徽市场调味酱品类及产品
主要品类
主要品牌
主要产品
烹调调味酱
丹丹
丹丹郫县豆瓣
丹丹辣椒酱
胡玉美
老妈干牛肉酱
老妈虾米将
胡玉美豆豆酱
辣油椒酱
辣油椒酱
胡玉美剁辣椒
七味酱
胡玉美酒伴香
胡玉美牛肉酱
六月原浆
豆瓣酱
吉香居
特制牛肉酱
香菇酱
野山椒牛肉酱
针挑香
蚕豆酱
豆瓣酱
剁辣椒
剁青椒
牛肉辣酱
肉丁炸酱
蒜蓉辣酱
虾米酱
香菇辣酱
芝麻香辣酱
佐餐调味酱
吉香居
夹馍酱
好食帮
香辣拌饭酱
川南
下饭香
厨大哥
炸酱面酱
辣椒调味酱
老恒和
金辣酱
胡玉美
辣油椒酱
针挑香
剁青椒
剁辣椒
聚名香
精制剁椒酱
金菜地
麻油辣椒酱
广乐
原味辣椒酱
广乐
蒜蓉辣椒酱
广乐
剁辣椒
广乐
剁青椒
2.安徽市场调味酱现状分析1)安徽市场调味酱品类分布主要集中在佐餐调味酱、烹饪调味酱和辣椒调味酱三个品类:a)烹调调味酱品类:烹调调味酱按照地域特色分为川味酱和本土酱v安徽市场川系调味酱主要以丹丹为主要品牌代表—安徽整体市场川系调味酱品类主要是以郫县豆瓣酱公众品牌为主要竞争,主要品牌有丹丹、九味轩等品牌,主要是以渠道铺货能力为主要竞争表现,渠道覆盖能力强的品牌,市场占有率较高,其核心川系调味酱的品牌是丹丹。—川系调味酱品类在产品概念上主要以四川郫县公众品牌为主要诉求。其中,丹丹的渠道辐射能力和终端覆盖能力均处于优势状态,在一段时间内,是川系调味酱在安徽市场的龙头企业和优势品牌。—川系调味酱在安徽的口味分布主要以川菜回锅肉等川菜为主要载体,市场细分主要是围绕川菜餐饮和喜爱制作川菜的家庭消费为主要对象。以添加花椒为特色麻辣口味是川系调味酱的核心代表口味。v本土调味酱品类:安徽整体市场本土调味酱主要以胡玉美为特色的蚕豆酱,其较高的市场覆盖率和多口味的蚕豆酱系列占据本土企业调味酱的半壁江山。—以蚕豆为原材料的本土调味酱品类,因其老字号的胡玉美的强势区域影响力,在产品部分系列化和多口味的带动下,有其较强的综合影响力。—豆类酱系列产品是胡玉美品牌的核心品种,细分产品数量占据总产品数量的50%以上,并以蚕豆酱为载体延伸肉类酱和非肉类酱;肉类酱分别涉及老妈牛肉酱、虾味酱、肉末酱等,非肉类酱以六月原酱、豆豆酱、蚕豆酱、蚕豆辣酱、蒜蓉酱等为主要品种。b)佐餐调味酱品类:以海天拌饭酱、吉香居夹馍酱为代表的佐餐调味酱组成安徽市场二细分品类的调味酱细分品类格局。—海天调味酱用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辐射能力在拌饭酱和海鲜酱上有独特的先天优势,其产品辐射能力和品类用途化的匹配度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吉香居、好食帮等佐餐类调味酱细分佐餐品类在通过一定的商超(吉香居)和流通(好食帮)渠道辐射能力和品类特色,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c)辣椒酱调味酱品类:辣椒酱调味酱在安徽市场基本属于全面竞争状态,无论本土品牌还是特色菜系的川系、湘系,均处于竞争白热化阶段。安徽市场参与酱类竞争的企业均有辣椒酱品类,且各自都有相应的渠道和市场份额,在一定时期内,品牌集中度不高,且保持相对稳定发展的态势。如在此细分,可分为广式辣椒酱和传统辣酱酱两大细分品类。广式酱在安徽主要以广乐为主要代表品牌。3.调味酱安徽市场发展趋势1)烹饪酱蚕豆酱是安徽市场三大主导调味酱中的坚实贡献力量a)蚕豆酱在安徽消费者心目中有着特殊的情感因素,是安徽人最喜欢的调味品酱之一,其酱丰富的酱香口味受到消费者的高度认可,加之胡玉美近几年的进一步意识发展老字号重要性,重拾了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b)56%的胡玉美蚕豆酱覆盖率,虽然不及龙头调味品海天等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但在安徽区域逐步打造商超渠道的本片品牌来说,其较低的市场投入和较好的品牌知名度,依然不能忽视老字号胡玉美在未来参与整体市场酱类竞争的决心和能力。2)调味酱的豆类酱将成为安徽市场的重要引擎a)以海天*豆酱、葱伴侣(*豆酱)、胡玉美豆瓣酱为代表的豆类酱的良好市场占有率为基础,安徽市场依托豆类酱深度细分品类的发展将是参与安徽市场调味酱类的主导发展方向,依托肉类和香菇等原料为主要载体的酱类成为参与调味酱竞争的第二梯队。b)以菜系、菜品和使用方式参与的细分品类将是安徽市场调味酱的发展具体运作思路。无论胡玉美的蚕豆酱还是海天的拌饭酱,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注重用途化使用的产品诉求无疑是获得市场认可的共性特点,未来参与安徽市场酱类的角逐,注重用途化的发展是获得市场份额的不二法宝。c)有川菜背景的豆瓣酱随着川菜的整体发展,在参与竞争中依然是川企业内公众品牌参与程度较高,其主要以郫县豆瓣区域大众品牌的为核心竞争出发点,在此类调味酱参与市场竞争中,需处理企业之间的渠道和消费者关系必将获得较好的品牌发展。3)辣椒酱依然是调味酱的最大消费吨位品类辣椒酱因其参与竞争的门槛较低,市场充斥着较多散装和本地作坊性企业,其酱料诸多作为腌制或者原材料提供给家庭或餐饮企业,消费数量较大,属于完全竞争态势。(三)安徽调味酱包装及规格分析1.安徽市场调味酱外包装及规格现状1)安徽市场调味酱外包现状:(主要代表品类及其品牌表现)
主要品类
主要品牌
材质
主要包装形式
是否系列化
核心诉求是否清晰
烹调调味酱
丹丹
PET
瓶装、桶装
否
否
胡玉美
玻璃瓶
瓶装、桶装
是,不规范
否
吉香居
玻璃瓶
瓶装
否
是
针挑香
玻璃瓶
瓶装、桶装
是
否
佐餐调味酱
吉香居
玻璃瓶
瓶装
否
是
好食帮
玻璃瓶
瓶装
否
否
川南
玻璃瓶
瓶装
不完全是
否
厨大哥
玻璃瓶
袋装
否
否
辣椒调味酱
老恒和
玻璃瓶
瓶装
否
否
胡玉美
玻璃瓶
瓶装、桶装
是,不规范
否
针挑香
玻璃瓶
瓶装、桶装
是,不规范
否
聚名香
玻璃瓶
瓶装
否
否
金菜地
玻璃瓶
瓶装、桶装
是,不规范
否
广乐
玻璃瓶
瓶装、桶装
是,不规范
否
2)安徽市场调味酱规格现状:(主要代表品类及其品牌表现)
主要品类
主要品牌
主要产品
克重
包装
烹调调味酱
丹丹
丹丹郫县豆瓣
PET瓶装、桶装
丹丹辣椒酱
PET瓶装
胡玉美
老妈干牛肉酱
玻璃瓶装
老妈虾米酱
玻璃瓶装
胡玉美牛肉酱
玻璃瓶装
六月原浆
玻璃瓶装
豆瓣酱
玻璃瓶装
吉香居
特制牛肉酱
玻璃瓶装
香菇酱
玻璃瓶装
野山椒牛肉酱
玻璃瓶装
针挑香
蚕豆酱
玻璃瓶装
豆瓣酱
玻璃瓶装
剁辣椒
玻璃瓶装
剁青椒
玻璃瓶装
牛肉辣酱
玻璃瓶装
肉丁炸酱
玻璃瓶装
蒜蓉辣酱
玻璃瓶装
佐餐调味酱
吉香居
夹馍酱
玻璃瓶装
好食帮
香辣拌饭酱
玻璃瓶装
川南
下饭香
玻璃瓶装
厨大哥
炸酱面酱
90
塑料袋装
辣椒调味酱
老恒和
金辣酱
玻璃瓶装
胡玉美
辣油椒酱
玻璃瓶装
针挑香
剁青椒
玻璃瓶装
聚名香
精制剁椒酱
玻璃瓶装
金菜地
麻油辣椒酱
玻璃瓶装
广乐
原味辣椒酱
玻璃瓶装
2.安徽市场调味酱包装及规格分析1)调味酱安徽市场烹调调味酱主要采用瓶装、桶装的包装形式:a)安徽市场调味酱产品内容物为半流态颗粒状态,多为透明的塑料瓶装为主,塑料瓶装轻便,便于运输,包装性价比高。b)安徽市场调味酱主要规格在-g左右的瓶装为主,以g及其以上PET桶装为辅。c)豆类酱主要为g,其代表品牌为胡玉美的蚕豆酱(辣味和原味),g规格以胡玉美六月原酱产品为代表。非豆类酱参与品牌众多,主要是以辣椒酱品类为主要参与对象,其代表品牌有针尖香和金菜地等品牌,规格在-g,多以塑料桶装为主要包装材质。2)安徽市场佐餐调味酱主要采用玻璃瓶-g中等规格包装形式:a)安徽市场佐餐调味酱以半流态固体为主要产品形态,并结合玻璃瓶装为主要表现包装形式。b)g-g是佐餐调味酱的核心包装规格,并以少量面条酱90g为包装规格辅助。3)辣椒酱调味酱包装形式:a)以胡玉美为代表的调味酱规格主要集中在g,其余参与品牌均在g-g左右,如针挑香g蒜蓉酱和广乐g原味辣椒酱。4)安徽市场调味酱包装多采用红、*、绿主色调搭配,欣和葱伴侣多以绿色为主,并结合仲景香菇酱的卡通形象综合表现,其中,辣椒酱主要以红色为基准色。a)安徽市场调味酱的色系根据品牌不同,在颜色选取和风格上有所不同,区域性品牌与调味品龙头企业虽其主要色系依然围绕红、*、绿等为主要选取范围,虽同质化不严重,但其终端货架的展示跳跃性因品牌影响力不同而在具体产品上也有所不同。b)胡玉美、针尖香、金菜地等区域性品牌在整体色系上,跳跃程度不及欣和葱伴侣和海天酱系列的冲击力。5)调味酱产品包装上极少体现品牌核心价值定位等信息:a)区域或特色知名品牌:以胡玉美为代表的区域品牌,虽品牌知名度高,但其情感因素大于本身品牌的主导诉求,百年胡玉美并非符合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在进*全国化的道路上,因其缺乏核心价定位,依然是安徽自己的胡玉美,很难走出原有区域。以丹丹为代表的川调调味酱,其诉求郫县豆瓣和川菜伴侣,与其丹丹自身的关联性并不大,郫县豆瓣是区域大众品牌,并非丹丹一家所有。其他参与川调调味酱的九味轩更是弱化了品牌自身的核心价定位,在实际参与竞争中,难以获得核心竞争优势。b)其他调味酱:葱伴侣从产品名称到品牌名称的升华,诉求其有葱的地方就需要葱伴侣,围绕特殊场景和用途的产品功能,获得较好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推动的能力。海天拌饭酱用其直指拌饭的核心诉求,并借助海天的强大品牌背书,获奖在未来收获较好的市场份额。3.安徽调味酱包装以及规格趋势1)调味酱半透明化是主流趋势:无论瓶装还是桶装,半透明化的包装形式使消费者能清楚看到产品外貌以及部分原材料,传达出安全、天然的产品理念。2)依托渠道区隔产品克重,-g是未来商超的核心规格,-0g是餐饮渠道的主流规格。家庭消费的酱类产品,在规格上不易过大,以每次使用20-30克为单位,10-15次使用完毕是一个合理的最小规格,符合家庭消费特性。餐饮渠道主要是方便餐饮渠道用量大的特性,兼并运输的相关需求,大于g为合适最小单位。3)色系上,年轻化消费群体对外包装多样化色系的需求是未来包装的趋势:象征纯净、健康、天然、安全的色调被将普遍使用,用颜色和差异化的包装风格将更加符合消费者对这一品类的心潜在期望。二、安徽市场调味酱价格态势(一)安徽市场主流调味酱品类每克价格及定量装价格带区间(以g-g产品为例)
品类
每百克价格区间/元
最小规格价格区间/元
烹调调味酱调料
1.6-7
5-15
佐餐调味酱调料
3.8-13.8
11.2-12.8
辣椒调味酱调料
1.6-3.8
3.5-10
(二)安徽市场调味酱主要品牌在主要渠道的价格
品类
品牌
每克价格区间
包装
行业价位水平
卖场
超市
农贸
袋装
烹调调味酱
丹丹
1.5-2.2
1.58-2.23
1.4-2.2
瓶装/袋装
中端
胡玉美
1.92-2
1.92-2
1.72-2
瓶装/桶装
中低端
仲景
7-7.1
7-7.1
6.8-7
瓶装
中高端
针挑香
2-2.06
2-2.06
2-2.01
瓶装
中低端
佐餐调味酱
吉香居
3.8
3.5
3.5
瓶装
中端
厨大哥
13.8
13.8
——
袋装
高端
辣椒酱
广乐
2.7
2.7
2.7
瓶装
中高端
胡玉美
1.3
1.3
1.3
瓶装
中低端
1.安徽市场调味酱价格分析1)烹饪调味酱调料产品:
高端
中端
低端
主流价格带
15元以上
6-10元
6元以下
最佳价格
13元
10元
6元
a)安徽市场烹饪调味酱产品整体价格带在6-15元,其中高端产品主流价格带在10-15元区间,中端产品主流价格带在6-10元,低端产品主流价格在6元以下。b)安徽市场烹饪酱高端产品最佳价格为13元左右,中端产品最佳价格为10元左右,低端产品最佳价格为6元。2)佐餐类调味酱产品:
高端
中端
低端
主流价格带
12元以上
10元
-
最佳价格
15元左右
10元
-
a)安徽市场佐餐调味酱产品主要是以还海天、吉香居和厨大哥品牌为代表,整体价格带在10-12元,其中高端产品主流价格带在12元以上,中端产品主流价格带在10元。b)安徽市场佐餐调味酱最佳价格为15元左右(g),中端产品最佳价格为10元(g)。3)辣椒酱调料产品:
高端
终端
低端
主流价格带
10元以上
8元
5元以下
最佳价格
10元
8元
5元
a)安徽市场辣椒酱调料产品价格带5-10元,其中高端产品主流价格带在10元以上,中端产品主流价格带在8-10元,低端产品主流价格在5元以下。b)安徽市场辣椒酱调料产品高端最佳价格为10元,中端产品最佳价格为8元,低端产品最佳价格5元。2.安徽调味酱主流品类价格发展态势1)调味酱佐餐酱产品价格将有所提升:a)以吉香居和厨大哥等品牌佐餐产品将逐步通过各种策略逐步提升为13-15元左右价位带,因其克重较低,单位价格较好。因其佐餐类产品其内容物均价值较高,价值感提升价格是必然趋势。b)特别是以厨大哥的面酱,90g零售价已经达到12.8元,已打破行业价格天花板,产品价格带也将在其他品类价格带动下整体有所上移。2)辣椒酱产品价格趋于相对稳定状态:辣椒酱已经处于完全竞争态势,加工工艺简单透明,规格包装和散装价格均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3)烹饪调味酱产品价格通过品类细分和品牌核心价值诉求有较好上升空间:烹饪酱在安徽的发展因其胡玉美和郫县豆瓣的引领,在未来将会通过品类的进一步细分和品牌自生的核心价值需求,价值感提升的同时,带动价格的整体上移。三、安徽市场调味酱渠道态势
安徽市场调味酱核心品牌渠道覆盖表现
(一)安徽市场调味酱核心品牌渠道覆盖表现
渠道类型
海天
川南
金菜地
胡玉美
丹丹
卖场
%
43%
43%
29%
43%
标超
%
60%
40%
%
60%
生鲜超市
%
17%
67%
50%
0%
农贸市场
90%
66%
22%
44%
58%
综合覆盖率
97.5%
47%
43%
56%
40%
(二)卖场渠道态势
1.卖场渠道品类态势
主要品类
主要品牌
主要代表产品
烹饪酱调料
海天、胡玉美、仲景、丹丹
海天*豆酱、仲景香菇酱、
胡玉美牛肉酱
六月原酱
豆瓣酱
郫县豆瓣酱
佐餐酱调料
厨大哥、吉香居
杂酱面酱、夹馍酱
辣椒酱调料
胡玉美、川南、广乐、针挑香、金菜地
辣油椒酱
辣椒酱
蒜蓉辣椒酱
a)烹饪调味酱酱调料:卖场主要以全国化品牌还海天、仲景香菇酱、老字号企业胡玉美为主要代表,并以针挑香和金菜地为辅助的市场格局。(海天、仲景国际卖场、胡玉美等区域性卖场)b)佐餐调味酱调料:卖场渠道佐餐调味酱品牌以海天饭伴侣、厨大哥面条酱、吉香居夹馍酱产品为主,明确细分佐餐酱品牌参与不多,市场竞争并不激烈。c)辣椒酱调料:卖场辣椒酱主要以地方性参与品牌为主,以散装专卖方格为辅助。因辣椒酱属于完全竞争态势,其价位和市场份额无突出品牌特色。
2.卖场渠道价格态势(百克单价)
烹饪酱调料
佐餐酱调料
辣椒酱调料
1.5-7元
3.8-13.8元
1.3-2.7元
a)卖场渠道调味酱主要品类产品价格每百克集中在1.3-7元价位段,根据品类不同和功能不同的区隔,价格跨度较大,但核心价位依然处于2-2.5元。从参与竞争的品牌来看,参与烹饪酱调料的品牌竞争激烈程度较高。3.卖场渠道产品规格态势
烹饪酱调料
佐餐酱调料
辣椒酱调料
-g
90-g
g以上
a)卖场渠道烹饪酱产品规格在三个品类间略有差异,烹饪酱规格主流在g、g、g和g,以胡玉美、丹丹、金菜地等品牌为主要代表。b)佐餐酱料g是主流规格,且呈现同等规格多料包装为主要表现。符合家庭佐餐和参与即时佐餐需求。c)辣椒酱调料主要为g以上的规格为主,核心规格在g至1Kg。4.卖场渠道终端表现:1)调味酱终端陈列表现:调味酱调料品类在安徽市场卖场渠道终端陈列排面因区域和品牌不同差异较大,以胡玉美为代表的区域性品牌在核心市场陈列面较大,每个核心产品至少2个牌面,乃至专列货架整体陈列。以吉香居、厨大哥等佐餐酱为代表的品牌,陈列面每个单品均在2个面,总体特色为区域性品牌强于其他品牌,烹饪酱品类优于佐餐酱品类。2)终端生动化表现:从整体调味品对比,调味酱品类的生动化建设与其他品类没有实质性区别,主要是以品牌为核心终端生动化建设的带动。3)调味酱促销推广表现:调味酱品牌在卖场终端促销推广活动少,多以自然销售为主。5.安徽调味酱卖场渠道发展态势分析1)卖场渠道是安徽市场调味酱销售的主流渠道之一,品牌集中度相对其他渠道较高,且以半全国化的品牌为主。主要以海天、仲景、川南、广乐等品牌为主要表现。2)安徽市场调味酱在卖场渠道主要竞争是以品牌及终端表现的竞争,海天品牌在卖场渠道品牌影响力、终端陈列、排面、生动化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其次是李锦记和仲景。3)卖场渠道作为品牌形象宣传及家庭消费的主要渠道,调味酱在安徽市场终端陈列、排面、生动化等方面表现全国化品牌优于区域性品牌。a)全国化品牌主要以海天*豆酱、拌饭酱等品类为第一梯队,以仲景香菇酱为第二梯队。b)区域性品牌在卖场主要是区域性大卖场为核心终端品牌形象的推广地,如胡玉美和金菜地等品牌,在安徽和芜湖的卖场品牌形象较好。
农贸市场渠道终端表现:
1.农贸市场品类态势
主要品类
主要品牌
主要代表产品
烹饪酱调料
胡玉美、丹丹、针挑香、金菜地
胡玉美牛肉酱
六月原酱
豆瓣酱
郫县豆瓣酱
*豆酱
佐餐酱调料
厨大哥、吉香居
杂酱面酱、夹馍酱
辣椒酱调料
胡玉美、川南、广乐、针挑香、金菜地
辣油椒酱
辣椒酱
蒜蓉辣椒酱
a)烹饪调味酱酱调料:农贸市场主要以本土知名品牌,老字号企业胡玉美为主要代表,并结合川调调味酱丹丹等特色性调味酱为辅助,并以针挑香和金菜地为补充的市场格局。b)佐餐调味酱调料:农贸市场佐餐调味酱品牌不多,市场竞争并不激烈。c)辣椒酱调料:卖场辣椒酱主要以地方性参与品牌为主,以散装和大桶装为主要销量。因辣椒酱属于完全竞争态势,其价位和市场份额无突出品牌特色。2.农贸市场价格态势(百克单价)
烹饪酱调料
佐餐酱调料
辣椒酱调料
1.5-7元
参与品牌少
1-2.5元
a)农贸市场调味酱主要品类产品价格每百克集中在1-7元价位段,根据品类不同和功能不同的区隔,价格跨度较大,但核心价位依然处于2元左右。从参与竞争的品牌来看,参与烹饪酱调料的品牌竞争激烈程度较高。佐餐酱参与品牌稀少,辣椒酱基本处于完全竞争态势,价格和使用习惯是核心需求。3.农贸市场产品规格态势
烹饪酱调料
佐餐酱调料
辣椒酱调料
-g
90-g
g以上
a)农贸市场烹饪酱产品规格在三个品类间略有差异,烹饪酱规格主流在g和g,以胡玉美、丹丹、金菜地等品牌为主要代表。b)佐餐酱料g是主流规格,但参与企业不多,部分东北品牌有见,多数为2-3元每袋的塑料装面条酱,其价值感不强。c)辣椒酱调料主要为g以上的规格为主,核心规格在g至1.6Kg。4.农贸市场终端表现:1)调味酱终端陈列表现:调味酱调料品类在安徽市场农贸市场终端陈列均不及液态调味品(酱油、醋和料酒)。陈列面每个单品均在1-2个面,总体特色为区域性品牌强于其他品牌,烹饪酱品类优于佐餐酱品类。2)终端生动化表现:从整体调味品对比,调味酱品类的生动化建设与其他品类没有实质性区别,主要是以品牌为核心终端生动化建设的带动。3)调味酱促销推广表现:调味酱品牌在卖场终端促销推广活动少,多以自然销售为主。5.安徽调味酱农贸市场发展态势分析1)农贸市场渠道符合大众调味料购物习惯,是调味酱产品跑量的重点渠道渠道调味酱参与品牌多,竞争激烈程度高。2)农贸市场渠道调味酱在排面、陈列位等方面位置好,但实际陈列效果较差,主因场地有限,品牌与品类众多,陈列效果整体不突出。终端生动化海报、易拉宝等可执行的助销投入方面表现弱,仅仲景香菇酱在部分终端有一定的海报张贴。3)农贸市场可同时辐射餐饮和家庭消费,使得越来越多的品牌在此类渠道进行突围,低门槛的农贸渠道竞争将进一步加剧。4)农贸市场渠道场地有限,消费辐射能力较好,加之调味酱品牌仍处于追求高铺货率、强终端表现的竞争阶段,能率先在农贸市场渠道实现高铺货率及强终端表现的企业将率先脱颖而出。(四)超市渠道态势1.调味酱安徽超市渠道销售业态类型
超市业态类型
业态特点
示例
生鲜超市
与食材类产品搭配,适合调味酱产品销售
生鲜传奇
社区超市
距离终端消费者近,适合调味酱产品销售
永辉超市(社区店)
标准超市
除办公楼、商业街附近超市门店可进行调味酱产品销售
好又多
综合超市
除办公楼、商业街附近超市门店可进行调味酱产品销售
华运超市
2.超市渠道品类态势:
主要品类
主要品牌
主要代表产品
烹饪酱调料
海天、仲景、胡玉美、丹丹、针挑香、金菜地
胡玉美牛肉酱
六月原酱
豆瓣酱
郫县豆瓣酱
*豆酱
佐餐酱调料
厨大哥、吉香居
杂酱面酱、夹馍酱
辣椒酱调料
胡玉美、川南、广乐、针挑香、金菜地
辣油椒酱
辣椒酱
蒜蓉辣椒酱
a)烹饪调味酱酱调料:超市主要以全国化品牌海天*豆酱、仲景香菇酱、胡玉美六月原酱为主要代表,以针挑香肉类酱和金菜地肉类酱为辅助,以广乐、小康、川南吉香居等其他品牌为补充的市场格局。
b)佐餐调味酱调料:超市渠道佐餐调味酱品牌以海天饭伴侣为主,明确细分以佐餐酱参与的品牌不多,市场竞争并不激烈。
c)辣椒酱调料:超市渠道辣椒酱主要以地方性参与品牌为主,以川、湘辣椒酱为辅助。因辣椒酱属于完全竞争态势,其价位和市场份额无突出品牌特色。
3.超市渠道价格态势(百克单价)
烹饪酱调料
佐餐酱调料
辣椒酱调料
1.6-7元
3.8-13.8元
1.3-2.7元
a)超市渠道调味酱主要品类产品价格每百克集中在1.3-7元价位段,根据品类不同和功能不同的区隔,价格跨度较大,但核心价位依然处于2元左右。从参与竞争的品牌来看,参与烹饪酱调料的品牌竞争激烈程度任然为最高,竞争异常激烈。4.超市渠道产品规格态势
烹饪酱调料
佐餐酱调料
辣椒酱调料
-g
90-g
g以上
a)超市渠道烹饪酱产品规格在三个品类间略有差异,烹饪酱规格主流在g、g、g和g,以胡玉美、丹丹、金菜地等品牌为主要代表。b)佐餐酱料g是主流规格,且呈现同等规格多料包装为主要表现。符合家庭佐餐和参与即时佐餐需求。c)辣椒酱调料主要为g以上的规格为主,核心规格在g至1Kg,这点与卖场相同。5.超市渠道终端表现:a)调味酱终端陈列表现:调味酱调料品类在安徽市场超市渠道终端陈列排面整体差异不大,每个核心单品1-2个牌面,且每个品牌不超过4个核心单品。b)终端生动化表现:从整体调味品对比,调味酱品类的生动化建设与其他品类没有实质性区别,主要是以品牌为核心终端生动化建设的带动。c)调味酱促销推广表现:调味酱品牌在超市终端促销推广活动少,多以自然销售为主。6.安徽调味酱在超市渠道发展态势分析a)调味酱在安徽超市渠道基本形成较成熟的竞争态势,一线品牌和区域性品牌均有完成超市渠道的全面覆盖。超市渠道是调味酱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安徽市场超市渠道业态发展良好,生鲜、社区类门店可重点跟进调味酱产品覆盖。b)一线品牌和区域性品牌整体向上发展。因细分品类的优势,一线品牌和区域性品牌均在不同细分品类中获得了较好的市场份额和销量。c)强化超市渠道铺货率和陈列标准,是获得超市渠道增长制高点的核心举措。超市不适合品牌做大规模品牌推广,渠道的竞争主要是铺货率及陈列、排面、位置、维护等终端表现的竞争,能在铺货率及终端表现竞争中取胜的品牌将获得较好的增长。四、安徽市场调味酱品牌竞争态势1.安徽市场主流品牌及竞争格局安徽市场调味酱品牌众多,竞争格局因品类不同竞争激烈程度不同,海天凭借强大的品牌实力占据安徽市场调味酱的核心地位,胡玉美用其强大的情感优势,获得一批忠实的消费者。丹丹等用其川调的特性稳稳的占据了满足特殊菜系的消费需求。其他品牌凭借区域优势和渠道优势,在肉类酱和细分品类的佐餐酱获得一席之地。整体竞争较为激烈却又相对合理。
品牌竞争格局
品牌
主要核心竞争品类
优势品类
领导品牌
海天
*豆酱
综合调味品
挑战品牌
胡玉美
蚕豆酱
调味酱
丹丹
郫县豆瓣酱
调味酱
追随品牌
小康
辣酱
调味酱
金菜地
牛肉酱
泡菜
针挑香
牛肉酱
调味酱
补缺品牌
吉香居
用途化佐餐酱
佐餐菜
厨大哥
用途化佐餐酱
-
2.整体市场竞争水平:1)品类品牌化相对成熟,细分品类是未来的核心思路,从品类分析:烹饪酱调料:a)*豆酱的海天、蚕豆酱的胡玉美和川调酱的丹丹,在某种程度上,品牌之间正面竞争的格局并没形成。b)随着第二梯队的金菜地和针挑香等品牌在肉类酱的系列化逐现抬头的同时,传统调味酱获取消费者的能力逐步显得微弱,后劲不强。市场品类细分必将引起众多企业参与竞争,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无论知名品牌还是老字号品牌,从细分品类获取新的市场边界依然尤为重要。佐餐调味酱调料:a)纯碎佐餐调味酱的品牌在安徽市场并不多见,即便有吉香居和厨大哥的参与,但市场能见度较低。b)皖北的面条饮食习惯符合调味酱在面条酱潜在需求,市场众多产品依然有较好的佐餐功能去发掘并引导消费者形成消费习惯。但其产品现状缺乏有效核心价值定位,让消费者无法快速做出消费选择。辣椒酱调料:辣椒酱调味酱因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不做过多分析。核心品牌部分渠道渗透率不高:商超和生鲜渠道依然是调味酱调味料未来需要重点突破的渠道类型。整体品类的品牌推广依然不能满足做强品类的基本要求:只有个别品牌开展消费互动、终端生动化展示等推广,品牌推广竞争上,极少品牌有系统化的推广策略落地。行业在经历了同质竞争和价格竞争阶段后,正逐步走向以品牌、质量和营销等综合实力为基础的多层次竞争企业要在众多市场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必须在市场上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传达独特的品牌诉求以及实施切实可行的销售策略3.领导品牌海天竞争态势:1)海底捞品牌情况:a)市场影响力:综合影响力省内领先,属于省内调味品领导品牌。b)从品类及产品看:*豆酱、拌饭酱、海鲜酱等产品市场覆盖程度高。其中*豆酱的市场占有率是安徽省同类品种的绝对领导者。c)从产品价格看:海天产品在安徽市场价格并非高端,*豆酱以每百克1.6元的价格比胡玉美略低。d)从渠道布局看:海天在安徽市场全面布局。卖场渠道是品牌展示、销售销售的主战场.农贸、超市渠道动销快,便于品牌提高渗透力和影响力e)品牌推广情况:海天在安徽市场品牌推广活动买赠和折扣活动为主,主要在商超渠道落地。2)海天品牌竞争优势:a)品牌优势:海天用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布局调味酱,在很多消费者心中已形成强大的品牌力。b)产品及定位优势:在调味酱品类中,海天在安徽的布局属于跟随布局,中端的价格布局和大规格的包装主打中等消费者。c)渠道优势:全方位高覆盖率的渠道铺货。通过卖场渠道高铺市率、大面积陈列、消费互动等方面远远优于其他竞争品牌。4.调味酱优势品牌丹丹的竞争态势1)丹丹品牌情况:
a)从品类看,丹丹品牌在安徽的主要品类是郫县豆瓣酱和鱼调料为主导
豆瓣酱主要是川味豆瓣酱和鱼调料为主要品类,其中豆瓣酱是丹丹在安徽市场的核心品类。
豆瓣酱:丹丹豆瓣酱主要是依托川菜的烹调作为主要消费场景,其产品有川渝消费者受欢迎的花椒和辣椒原料,相比胡玉美蚕豆酱、六月鲜葱伴侣,在菜系上有相应的差异化用途区隔。
b)品种上,用规格和口区分品种:根据规格包装形式区分产品系列。
c)价格上,主导产品丹丹豆瓣酱在同类区域品牌中(农产品区域品牌),价位并不低,终端零售价比九味轩实际高5元左右,品牌溢价效果明显,价格符合品牌价值。酸菜鱼调料价格符合消费升级后的价格趋势。
d)从渠道布局上看,丹丹豆瓣酱综合覆盖率为40%,豆瓣酱调料主要在商超和农贸渠道进行铺货,生鲜渠道布局弱。
e)品牌推广情况:丹丹品牌调味酱目前处于品类培育上升期。除部分商超价格折扣之外,暂未发现其他品牌推广给活动。
2)丹丹品牌竞争优势:
a)品牌优势:豆瓣酱是川菜的必须调料品,郫县又是川菜豆瓣酱的优势产区,丹丹结合郫县豆瓣的区域品牌优势,在品类品牌化的进程中,通过多年的市场运作,一举成为郫县豆瓣的龙头企业,并逐步向全国调味酱豆瓣酱市场推广,的确是丹丹品牌不可多得的优势。正如丹丹的品牌口号,做正宗川菜,用丹丹豆瓣。
b)渠道优势:凭借豆瓣酱在安徽市场多年培育的渠道能力及市场渗透力,丹丹在新品辐射方面有一定的覆盖能力。
5.调味酱优势品牌胡玉美的竞争态势
1)胡玉美品牌情况
a)从品类看,胡玉美总体分为蚕豆发酵酱、辣椒酱、佐餐菜三大品类,逐步形成以蚕豆酱为主导,以辣椒酱和佐餐菜为补充的品类格局。
b)品种上,豆类酱系列产品是胡玉美品牌的核心品种,细分产品数量占据总产品数量的50%以上,并以蚕豆酱为载体延伸肉类酱和非肉类酱;肉类酱分别涉及老妈牛肉酱、虾味酱、肉末酱等,非肉类酱以六月原酱、豆豆酱、蚕豆酱、蚕豆辣酱、蒜蓉酱等为主要品种。
-辣椒酱系列主要有辣椒酱、剁椒酱、辣油椒酱等品种,约占据企业品种数量的15%。-佐餐菜系列主要有肉末豇豆、牛肉豇豆两个品种。c)胡玉美整体产品价格偏低:胡玉美不同产品的核心价位带:g分布在5-6元/瓶,g瓶装产品分布在10元/瓶,添加动物肉类的产品比植物类产品每克约增加1-2元,辣椒酱类的价格与市场价格持平。在同一渠道的价格表现上,胡玉美同一产品的终端价格分布差异明显,相同产品在不同的终端,每克产品的零售价差额接近2元,如:六月原酱最低8.5元,最高10.5元,价差2元,达到最低零售价的24%。在终端利润上,其整体毛利略小于市场主流毛利,胡玉美部分主导产品毛利约为17%。d)从渠道布局上看,-省内标超渠道覆盖领先:省内标超是胡玉美的核心覆盖渠道,在本次终端调研样本中全面覆盖。这种状况符合胡玉美的区域性企业特性,家庭消费主要针对的是本地大众消费者,标超渠道多为社区型地点布局,距离小区近,方便消费者购买,同时标超渠道又多为地方性的连锁或单店,费用比大卖场低,企业能够投入一定的费用资源。-农贸渠道覆盖主要在皖南区域相对有优势:胡玉美在皖南农贸市场的整体覆盖率约为80%,品类涵盖豆类酱、辣椒酱和佐餐菜系列,基本符合胡玉美主导核心品类的覆盖要求。e)品牌推广情况:终端实际的落地并不明显。2)胡玉美品牌竞争优势:a)品牌优势:作为区域性企业,胡玉美品牌的优势就是区域情结,在消费者的心智中,胡玉美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延续与传承,购买胡玉美原因多数是那段美好的记忆,情感因素大于产品本身
b)渠道优势:凭借蚕豆酱在安徽市场近年培育的渠道布局及市场渗透力,尤其是商超渠道,有着较好的辐射基础。
综述
此次关于安徽市场调味酱调研的总体结论如下:
1、老字号企业与调味品强势企业各自获得相应的竞争优势。
2、符合区域消费习惯的品牌在一定程度上有相对较高的话语权。
3、强势品牌通过渠道、终端优势在一定时期内对区域性品牌产生较强影响。
4、基于用途化、场景化的调味酱细分品类将在未来会获得核心竞争优势。
特别说明:至汇咨询对调味酱的调研分析仅是基于市场终端的表现,没有涉及到其它更多的方面,故上述结论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可能不尽准确,仅从终端角度对调味酱的市场运作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作者简介:张戟,上海至汇战略营销咨询机构总经理、首席顾问,资深调味品战略营销和商业模式实战专家,"链式营销"、"市场边界战略"理论创立者,《销售与市场》、《糖烟酒周刊》、《品牌农业与市场》、《新食材》、《新食品》等媒体高级专家,为多家中国知名调味品企业提供了卓有成效的咨询及培训服务,著有《调味品企业八大必胜法则》。
购书请扫